环保督查在陕西 | 与其掩耳盗铃式的假整改,不如埋头真抓实干
来源:
|
作者:sxjscx
|
发布时间: 2018-12-26
|
3027 次浏览
|
分享到:
西安市黑臭河道整治“一盖了之”,被环保督察组作为典型通报
日前,国家生态环境部官网发表《陕西西安市皂河黑臭水体整治一盖了之,长安段截污管道建设敷衍应对》一文,将中央环保督查“回头看”工作中发现的西安皂河事件作为典型予以通报。文章表示,皂河是西安市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,环保督察组在下沉督查工作中发现,皂河上游1.2公里严重黑臭,俨然成了收集生活污水的纳污渠。面对问题,长安区不是采取积极的截污整改措施,而是于2016至2017年间给皂河加装了盖子,把看不见当做整改。也正是这条河,在今年5月份,被当地主管部门对外公开称:“目前已完成皂河上游城市段污水截污管道工程”。在西安市2016年、2017年、2018年上报的季报以及2018年5月上报的自查材料中,也均表示西安市不存在黑臭水体。 “掩耳盗铃”式的无知自欺,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
生态环境部将西安长安区的“加盖”整治黑臭河道行为批评为“用遮羞盖掩饰问题”,事件背后也反映了当地主管部门表面整改、假装整改、敷衍应对的工作作风。这种遮羞盖犹如掩耳盗铃一般,用“看不见”来假装问题不存在,欺骗自己,也儿戏百姓。而面对上级,谎报材料;面对公众,宣称“完成截污工程”,更直接反应了一些负责人弄虚作假甚至欺上瞒下之风,漠视国家的三令五申和群众的民生诉求,性质恶劣,深层面地透露出环保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。 真督查下频频暴露假整改,是谁在推波助澜? 西安长安区的“皂河事件”并非个案,代表了一类现象。10月中旬,《焦点访谈》曝光了河北唐山两区污染整治方案抄袭事件;几天前,山西太原市迎泽区也被曝光忽略群众实际、禁止百姓用煤取暖的做法……一系列典型案例,有假整改,有一刀切,有敷衍了事的不作为,有简单粗暴的乱作为。虽然事后相关部门立即对事情做了认领和整改,但我们还是有必要透过事件本身挖掘背后的深层原因,总结经验。 假整改、一刀切背后的原因何在? 一些人把这种现象归因于环保督查的高压,严厉的问责机制,让很多地方管理部门铤而走险,企图蒙混过关。从某个角度来讲,这种观点可以理解,但作为一种外部力量,环保督查回头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地方政府真抓实干地落实整改,确保妥善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,是一种“他律”手段。假整改、一刀切等现象,更多源于执行者的内部因素。正是因为自律不足,他律就会显得些许沉重。 假整改背后的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探析 真督查下暴露的假整改,从内部原因分析,一是源于很多地方认为督查是“一阵风”,思想认识上不重视或存有侥幸心理,在行动上也就表现出了“扑朔迷离”;其次,传统的发展理念难以转变,尤其以工业类作为经济引擎发展起来的城市,环保还是被排在相对次要的等级,“环保主义”难免让步于对污染企业的“保护主义”;第三,责权不明,多部门交叉、重叠管理,导致三个和尚没水喝的乱象,环保整改工作迟迟难以落地;此外,部分一把手和企业捆绑发展,在整改中为排污企业大开绿灯,也会出现不改或表面整改的假象。 直面问题,真抓实干
环保督查“回头看”工作的初衷是为了踏踏实实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环境问题,是国家立足长远、实现“两山论”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,查处一批典型、惩处一批官员不是最终目的。离开外部的他律,地方管理部门更应该把西安“皂河事件”作为前车之鉴,树立真环保、真作为的观念,既不要“掩耳盗铃”,也不要“拖延症”,更来不得“一刀切”,直面问题,真抓实干,打好环境污染整治这场攻坚战。